案例中心
公益案例
纪实案例
  联系我们
电话:13611154480
QQ:dashengzhile
MSN:达生至乐
邮箱:angelagain@126.com
地址:北京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例中心 >> 纪实案例
 
 
两地分居的婚姻亮起黄灯怎么办?

案例介绍    

   
G女士来信反映,她和老公是大学同学,当年一毕业工作就分处两地。G女士在大城市,丈夫回到家乡。按照最初设想,男方准备通过考学、调动等方式与女方在大城市相聚。男方承诺,若三年内考学或调动失败,将辞职前往。G女士在这种情况下与其领了结婚证。此后的三年中男方考学和调动均告失败,但男方工作面临提升,想以一个高起点前来,二人继续分居。为维系婚姻的稳定,丈夫建议先要孩子,因G女士认为二人感情深厚,表示同意,夫妻借短暂团聚之机顺利怀孕。孩子出生后G女士在父母的帮助下带孩子,而丈夫一直没有辞职前来,且开始对辞职前去一事敷衍。因G女士此前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个人工作和孩子身上,对丈夫辞职一事没有过多催促。后孩子入托,两年后将上小学,此前大多数时间里过着没有爸爸的日子。G女士与老公严肃地谈起辞职一事,但是丈夫改变初衷,不想放弃得之不易的工作和职位。因丈夫在政府部门工作,虽然G女士表示理解,但认为继续这种两地分居状态,婚姻名存实亡。丈夫劝G女士放弃大城市,前去与他相聚。而G女士的工作和待遇也不错,不忍放弃。另外,孩子户口随母,日后参加高考有利,若去父亲所在的城市生活和学习,会给日后重返户口地参加升学考试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双方冷战。后丈夫提出个人意见:要么继续分居生活,要么G女士前去与他相聚,二者都不愿意的话只能离婚。G女士很难过,认为丈夫不但不够诚信,还自私绝情。G女士曾怀疑丈夫发生情变,但是一些迹象表明没有。G女士也曾考虑离婚,但出于孩子有一个完整家庭考虑,又不忍心。G女士对此很矛盾:难道现在的家庭就完整吗?这样对孩子好吗?这样对我公平吗?面对两地分居的困惑和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G女士向顾问求助。

顾问回复
    
    
    答:
通过你的陈述来看,对于他后来态度上的变化,不能简单地拿自私、绝情和失信来评判,毕竟环境是变化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相信他当初作出承诺时是真心的。而他现在如此态度,也并非真的绝情。因此,先不要往最坏的地方想,否则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加速事情向消极的方向发展。希望你能够带着积极和建设的心态去重新审视你们的一切。具体到应该怎么去做,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对他的辞职结果和走向进行必要论证
    对于他辞职前去一事,不知你们对其辞职的结果和走向是否进行过认真论证,如果仅仅停留在想象阶段,建议补上这一课。他现在之所以不肯辞职,在没有情变因素的情况下,根本原因是担心个人的事业江河日下。试想,假如辞职后失去了一份稳定的政府工作,但是能够在收入和家庭等方面予以极大补偿,想必他也不会拒绝。相反,如果辞职后在大城市里择业困难,甚至出现长期失业这种生存危机,对任何人来说,都会心有余悸。如果他当初参加工作不久就辞职前去,也许还能很快适应和融入大城市,现在的确很难。建议你静下心来和他做一个沟通,在考学和调动确实无望的情况下,如果他辞职前去,结合他的学历、专业、工作经历和你们的人际关系等,切实论证一下他辞职后的工作走向,看看什么样的工作、单位、薪水、职位他可以接受。当然,初入大城市,起点不可能很高,也很难一步到位,这方面让他适当降低自己的初期期待值。之后创造条件秘密做一些择业尝试。这既有助于他在重新选择时作出客观判断,也有助于你加强对他处境的理解。而你也确实有义务协助他做好这项工作,因为你也要对他的未来负责。否则,如果他率性辞职,盲目前去,一旦碰壁,后遗症也不少。
 
    在上述工作中一旦择业之路不畅,不要忘记创业也是一种选择,无论是独立创业,还是与人合作,都可以作为论证内容。在整个辞职走向论证过程中,除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际关系外,也要鼓励他,甚至有必要激起他的雄心和野心,这将有助于他在论证中变得自信起来。
 
    经过上述论证工作,如果他重新做出的选择是积极的,愿意辞职前去,那么你的困惑到此就自然解决了。如果经过论证,他辞职后的走向确实存在很大问题,他仍然愿意坚守原城市,你就需要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中。
 
    当然,上述建议是建立在你能够成功说服并协助他进行辞职结果和走向论证基础上的,倘若他对此不予配合,或者干脆坚决不辞职也不论证,就需要对他本人进行专门分析了。不过即使这样,仍然需要先进入下一环节。
 
    2、思考和细化你的家庭观和事业观,做出你的选择
    如果经过论证,他辞职后的择业和走向确实存在巨大困难,他选择了留守原地,本着建设的态度对待婚姻和家庭,你可选择的就只有继续两地分居和你辞职前去两条路了。这种情况下,你首先需要思考和细化你的家庭观和事业观。一般来说,人对家庭和事业的期望都是有一个值域的,而你此时只需思考和细化你对家庭和个人事业的最低期望即可,对此,你有必要进行详细的描述和罗列,看看你对家庭和个人事业的最低要求是什么,描述的越细越好,注意要完全根据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去罗列,同时要把孩子如何成长作为一个期望项放到家庭观里。
 
    这项工作完成后,将其与现实对比,找到差距,看看这些差距能否弥补。假如你对家庭的最低期望和两地分居状态并不排斥,或者即使有差距也能弥补,这种情况下,选择继续两地分居虽然会做出一些牺牲,但内心深处也能够接受,否则,继续两地分居对你来说就是不可接受的。如果你认为夫妻一定要在一起,同时你对事业的最低期望也与你辞职前去后的事业状态不排斥,你辞职前去与他相聚也不是不可以。至于孩子日后返回考学的担忧,距离高考还有近十五年的时间,大可不必为十多年后的事情担心,届时自会有应对之策。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家庭观和事业观的最低标准与两地分居和你辞职前去的选择都是冲突的,甚至不可调和。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入另一个讨论环节了。因为另一个环节带有一定的消极性,本着以积极和建设的态度对待婚姻和家庭的观点,我们非常希望上述两个环节就能够有一个积极结果出现。所以,建议先处理好上述两个环节的工作。当上述两个环节都走不通时,我们再进入第三环节的讨论。
 
    当然,如果他从一开始就对辞职结果和走向的论证工作不予配合甚至不予考虑,无论他能否为此给出恰当理由,你仍然可以按照上述建议去思考和细化你的家庭观和事业观,然后和现实对比。只是,在此过程中,需要将他此前不予配合的原因考虑进去,作为你选择的一个判断点。如果他对不予配合一事不能给出恰当理由,我们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对他个人进行一番分析。在这种可能没有成为事实之前,我们先按照理想状态去做。在后续工作中,遇到问题和难题及时沟通和探讨。
 
后续

    在顾问的建议下,当事人和丈夫进行了积极沟通,丈夫坦诚自己对大城市心存敬畏,担心难以生存。后在妻子的鼓励下,丈夫尝试投递了大量简历,也通过人际关系进行了择业开拓。期间秘密参加了一些面试。因丈夫此前专业丢失多年,且缺乏公司工作经验和市场经验,面试结果不够理想。个别愿意录用的公司所提供的待遇与其期望落差太大。妻子对此全程参与,甚至每次都请假陪老公去面试。经过一段时间的论证,丈夫辞职后的再就业一事确是存在很大问题。同时,创业也存在诸多限制(如无合适的项目,且资金有限等)。妻子也看到了这些难题,并动用了大量人际关系企图破解,但仍未解决,经过多次尝试和论证后,进入到了第二个环节。
 
    根据顾问的建议,妻子进行了家庭观和事业观细化,顾问对细化工作在内容上进行了一些提示和指导,经过和现实对比,妻子否认了继续两地分居的情况。于是妻子就自己辞职前去与丈夫团聚一事进行论证。得知妻子此意后,丈夫在当地利用个人关系为妻子找到了一份意向性工作,后妻子利用休假的机会对新工作进行了短暂体验。体验的结果是,工作能够完全胜任,只是收入下降很多。但是妻子对于工作节奏、工作环境等感到不满,认为长此以往自己将在工作能力上严重倒退,同时因为地理空间的转换,对丈夫的城市认可度也不高。体验结束后,在顾问的跟踪建议下,当事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冷静,之后对这种体验进行客观总结后认为:通过前两轮的论证,丈夫对自己很好,夫妻感情没有问题,甚至找到了久违的家庭幸福感;自己也看到了丈夫两地分居的不易,原先对丈夫的一些忠贞怀疑也开始打消;认识到对丈夫城市认可度的不足可以通过时间来弥补;但是对个人事业的倒退仍然忧心忡忡。此外,认为孩子如在那里生活和成长,在教育等方面与现在比将存在一定差距,担心会影响孩子。顾问建议其征询一下父母意见,在其将此情况向父母通报后,父母赞成她辞职前去与丈夫团聚。父母认为,在生活水平同比并未下降的情况下,个人事业可以让步。同时认为,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在医疗、交通等方面存在优势。对于孩子的成长,当事人的父母持朴素主义观点,认为孩子在哪里都一样,只要父母都在身边就好。当事人又征询了其所在城市的好友和其他关系密切者的意见,出现了与其父母观点相左的意见,他们罗列了诸多大城市优势,特别是关于对孩子的影响部分深深打动了当事人,当事人为了孩子的教育环境仍然不想放弃现在的城市。在当事人的犹豫下,事情进入了悬而未决状态,重新继续两地分居的生活,但是事主内心很不平静。后顾问建议其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大城市对孩子的成长固然有诸多好处,但是在孩子父亲无法前来的情况下,孩子在准单亲环境下成长,这样的成长对孩子利多还是弊多?就在当事人出现思想松动的时候,当事人的单位出现了重大变动,进行改制,且处于改制的过渡中。过渡期间,管理松散,只发一些基本工资,不严格考勤,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当事人感到自己可能会在改制中被排斥在外。在丈夫的劝说下,带着孩子前去与丈夫小聚,并在异地重新尝试之前丈夫给寻找的那份工作。后当事人经过认真考虑,决定趁单位改制之机,结束多年的两地分居生活,在和原单位撇清关系得到补偿后,在保留户口的情况下,告别工作多年的大城市,带着孩子前去与丈夫永久团聚。
 
案例启示
 
    启示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该案例最终算是以喜剧形式收场,但我们仍有必要以马后炮的形式问道:当初在那种情况下过早出嫁是不是有些草率?在原有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就要孩子是不是也值得商榷?这个问题其实不是问给当事人的,而是用来警示那些后来人的。希望以此善意提醒一下后来人:对婚姻而言,感情很重要,但不是全部。而且,以功利和现实的态度去衡量婚姻,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比起那些让人烦心的婚姻后遗症来,在最初多一些现实也没什么不好。因为面对同样的情况,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当事人这样以喜剧收场的。
 
    启示二: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夫妻相背,其爱必脆。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只要夫妻双方本着维护和建设婚姻的态度同心同力去应对,总有解决办法的,即使陷入困境,老天也会垂怜,案例故事中的单位改制的及时到来即是如此。倘若夫妻各藏私心,不能同心同德,纵曾经情深似海,亦很容易形同陌路,分道扬镳。
 
    启示三:这个世界最大的不变就是一切都在变。所以,有时候不能僵化地去看待承诺和感情。本案例当事人比较幸运,因是同学,其夫妻感情基础确实比较好,夫妻双方在两地分居期间也都做到了坚守忠贞。即使如此,若无妻子单位的突然变故,其婚姻的最终走向也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所以,一定要以变化的眼光去积极面对各种变化的事物。
 
    启示四:做一个维护和谐局面的人。本案例中,顾问之所以建议事主征询父母意见,而未建议其征询他人意见,一是因为父母是事主至亲,在其提意见和建议的时候会带着全身心的爱出发;二是因为事主父母本身也出身于中小城市,加上看哄孩子期间对大城市有了几年体验,因此对比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不同的时候相对客观。而事主征询好友之举是其自行决定的,显然,结果是消极的,险些使问题继续陷入僵局。顾问在此建议大家,日后当有人就个人问题向你征询意见时,要做一个维护和谐局面的人。当你的意见和建议不能使整个事件朝着积极方向发展时,对于那些容易使事情陷入僵局和矛盾的建议一定要慎重。这种时候消极建议还不如不建议。除非你像事主父母那样,带着对事主全身心的爱去判断和考虑。

来源:本站原创      
 
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收费 | 版权声明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管理入口 | 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达生至乐信息咨询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寒峰工作室
电话:13611154480  Email:angelagain@126.com  微信:dashengzhile  公众号:达生至乐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43840号